截止12月20日甘肃省天水李子金矿有限企业(下称李子企业)今年共处理含铅银低品位金矿石6.1万吨,从中选得铅银金依次为705.77吨、2.59吨和81.86公斤,选矿技术的这一突破,为单一选金流程只调整捕收剂进行多金属选别创造了便捷的新路。
科技给李子企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近年李子企业通过投入、攻关、研发、研究等,不断解决地测采选生产技术中各种急难险重问题,为企业的腾飞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李子企业在科技进步上舍得投入,每年用于科技进步的资金多达40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6%。他们所进行的“李子园地区金矿床找矿突破研究”获2012年黄金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李子金矿提产增效清洁生产的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获2013年黄金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浮选尾矿生产蒸压砖的研究与应用”获2015年黄金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所进行的主体专业攻关先后在《中国矿业》、《黄金》、《黄金科学技术》等杂志发表论文15篇。他们研发了一套适合于黄金矿山生产特点的矿山技术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了矿山地质、测量、设计、计划工作的三维可视化,对过采区进行地质梳理,通过老巷道恢复,利用坑探工程对已知矿体进行验证和储量升级,企业收购整合以来,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根据法人、有效期等变化,及时更换办理采矿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黄金开采批准书,未发生一起非法转让采矿权行为,未受到任何处罚。他们自觉接受集团和地方主管部门监督审查,及时填报矿山统计年报(表),足额缴纳采矿权使用费,从未拖欠。由于时刻坚持依法办矿的理念,这个企业多年来先后被天水市政府、秦州区政府、黄金集团和娘娘坝镇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和“先进集体”。
他们用坑内钻对盲区和矿体延伸部分进行验证,并进行了残矿回收及采空区处理研究,通过人工矿柱置换自然矿柱的,加大残矿资源和自然矿柱的回收,成效显著。
在半自磨工艺实践中李子企业发现了许多诸如供矿粒度大、机内衬板嵌布复杂更换不便、自磨操作参数不佳等问题,相应采取了确保入选粒度、定制短条衬更改嵌布结构、优选自磨操作参数、完善直磨工艺、加装磁力弧等对策,提高了效率效益。还将试验中优选的磨矿浮选工艺参数应用于生产实践,除尾矿品位保持在0.3克/吨以下,回收率提高到84.19%,年至少增产15.12kg外,自动板框压滤后每班金精矿滤饼刮量也由先前八九板减少为现在的三四板,压滤工的劳动强度减多半,金精矿品位由每吨近20克提高到50多克,月外销运输量至少下降400吨,仅此年节资86.4万元。另外金精矿品位较大幅度的提高,销售品位的成倍加价卖出了利润,每克金子按销售加价13元算,年创效187.2万元,十分可观。
针对先前尾矿湿库库容已达服务年限的现状,他们引进了尾矿压滤干排工艺设备,新建了尾矿干堆场,并在实践中解决了许多严重制约选矿厂磨矿浮选生产的问题。大梁支撑点的“加密”,陶瓷管路最终优选,几条排尾皮带整合,提高了使用寿命,年节能8.28万度合5.71万元。尾矿干排前的浓缩预处理,既解决了制约选矿厂停产的“瓶颈”问题,又为干排尾矿的铲装运输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由此每天减少停机4.5—6.0小时,年减少停机60多天。进料卸载时间为先前的1/4,可每日节能200度,滤饼浓度达85%以上,含水量比先前降低约8个百分点,坠块掉泥喷浆情况的遏制从根本上消除了“脏乱差”,岗位劳动强度因此大为降低,车间积物清理变得省工省力又省时,环境也变得舒适优雅。特别是滤前浓缩脱水彻底根治了这一“顽疾”。包括基础土建投资100来万元,换来的是选矿厂连续稳定的生产,满负荷的运转,年节能6万度,年创效600多万元的收益。(天水李子 艾满乾)